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完善体制机制,实现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,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体育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、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,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分布不均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、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,为此,《意见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,目标是到2035年,建成覆盖城乡、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同时提升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,实现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《意见》将全民健身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,明确提出要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,重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,未来五年,国家将投入专项资金,支持新建或改建一批体育公园、社区健身中心、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,确保城乡居民能够便捷地参与体育锻炼。
政策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运营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税收优惠等方式,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服务,支持健身房、游泳馆等经营性场所向公众开放,并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在非教学时段向社会开放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在服务方面,熊猫体育平台《意见》提出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,推广“体医融合”模式,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运动康复门诊,为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,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开发全民健身服务平台,为群众提供在线课程、健身计划等数字化服务。
在竞技体育领域,《意见》强调要完善“金字塔”式人才培养体系,从基层选拔到国家队建设,形成科学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,政策提出,要进一步加强体教融合,支持中小学开展特色体育项目,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,为有潜力的运动员提供早期专业化训练机会。
国家将加大对地方体育学校的支持力度,改善训练条件,提高教练员水平,并通过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的方式,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选派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赴海外训练,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华指导,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。
针对职业体育发展,《意见》提出要推动足球、篮球等职业联赛的市场化改革,完善俱乐部治理结构,加强青训体系建设,逐步解决“重成绩、轻培养”的问题,政策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职业体育,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,提升联赛的竞争力和观赏性。
体育产业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深化体育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赛事审批流程,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,支持企业举办马拉松、自行车等群众性赛事,并探索“体育+旅游”“体育+文化”等跨界融合模式,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。
在体育消费方面,政策提出要培育新的增长点,如发展冰雪运动、电子竞技等新兴项目,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,将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,鼓励企业研发高科技运动装备,提升国产体育品牌的国际竞争力。
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,《意见》明确了多项保障措施,包括加强组织领导、加大财政投入、完善监督评估机制等,国家体育总局将联合相关部门,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,并根据实际效果动态调整政策措施。
业内专家表示,此次政策的出台,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,还将为未来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,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同推进,我国体育事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发展,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健康与快乐。